新闻中心

首页

-

行业新闻

-

新闻详情

毛绒制造工艺与应用:技术发展、多元化场景及行业趋势解析

一、毛绒制造工艺与技术发展

毛绒制造工艺源远流长,中国起绒织造技术已有2000多年历史,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绒圈锦是现存最早的经起绒织物。现代毛绒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三大类:

  1. 起绒织造工艺‌:通过织制经(或纬)起绒组织,再经整理加工切断部分经(或纬)纱以形成毛绒。核心工艺包括在织造时引入起毛杆形成绒圈,再通过割绒刀切割成绒毛。该工艺分为经起绒(如天鹅绒、漳绒)和纬起绒(如灯芯绒)两类。

  2. 拉毛处理工艺‌:对长毛绒类织物进行表面效果处理的加工技术,通过机械或化学方式改变织物纤维排列状态,形成具有仿真动物毛特征的表面肌理。

  3. 植绒技术‌:利用静电场将带电绒毛垂直植入涂胶基材的表面装饰工艺。现代静电植绒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德国,中国于70-80年代引进使用。植绒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服装、工艺品、汽车内饰等领域,并具备耐磨防潮特性。

二、毛绒制品的多元化应用

毛绒制品已从传统的儿童玩具扩展到多个新兴领域:

  1. 情感陪伴与解压工具‌:毛绒玩具的核心消费群体已从儿童向成年人延伸,成为"情感伙伴"。成年人购买动机包括寻找童年记忆、心理慰藉和社交货币等。2025年上半年,Babycare的电动毛绒小狗"西高地"跻身电商平台毛绒玩具类目TOP行列。

  2. 文创产品创新‌:西藏推出的"夏帕列"系列毛绒文创,将藏面、肉饼、布达拉宫等元素融入设计,成为社交平台热门单品。这类产品通过"五感唤醒"设计,将文化转化为可携带的"情感信物"。

  3. 收藏与投资‌:泡泡玛特、迪士尼、JELLYCAT等品牌的部分玩偶在二级市场被炒至原价数倍,出现专门的玩偶"看盘"账号,市场金融化趋势明显。

  4. 功能化拓展‌: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毛绒制品已发展出加热、语音互动、按摩、助眠等功能性产品,满足"宅经济"、"她经济"和"银发经济"等多元化需求。

三、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2025年市场概况

  • 羊毛市场受出口订单减少影响,销售存在难度,价格难以提升
  • 羊绒市场在优质优价机制下相对乐观,预判后期将逐步回暖
  • 整体产量稳中小幅下降,主要受养殖成本高和草原载畜量限制影响发展趋势
  1. 产业链升级‌:从"制造驱动"向"设计驱动"转型,IP联名与原创设计成为核心竞争力。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复杂造型的精准制作。

  2. AI技术赋能‌:人工智能正推动毛绒玩具产业创新发展,扬州等地已形成从设计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年销售额约150亿元。

  3. 价值竞争‌:行业竞争从同质化价格战转向品牌价值与文化内涵的较量,头部企业构建"产品+内容+服务"的生态体系。

四、企业案例:慈溪市中联毛绒有限公司

慈溪市中联毛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128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陆世强。作为专业毛绒制造企业,其特点包括:

  • 产品范围‌:专业生产各类玩具绒、服装面料、领子毛、里子毛及各档鞋料。
  • 技术实力‌:拥有57项专利和3个行政许可,业务涵盖自营和代理进出口。
  • 行业地位‌:位于全国重要的毛绒产业集聚区——浙江省慈溪市,该地区毛绒制造产业链完整
  • 中联毛绒代表了传统毛绒制造企业向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发展的转型路径,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玩具等多个领域,体现了毛绒行业从传统制造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的趋势。

提交
提交成功! x

我们会尽快给您回电!

OK